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2021 Oct. 2010 年代是蔡健雅出道後的第二個十年,期間她的創作風格變 […]
分類: 華語
拍謝少年《歹勢好勢》:寫出更「澎湃」的台灣滋味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2021 July 2018 年,拍謝少年三人分別辭掉工作,成為全職音樂人,而這一步影響了他 […]
蛋堡《家常音樂》:無招勝有招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2020 Apr. 上回,蛋堡在專輯中加入大量 skit (註) 是出道當年發行的《Wint […]
潘越雲《鏡》:別緻的台語歌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2020 Feb. 潘越雲不是屬於我這一代的流行歌手,但小時候跟著家裡的大人聽過幾回。記憶中 […]
魏如萱《藏著並不等於遺忘》:日常與戲劇性的一線之間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2020 Jan. 這當是 2019 年最耐聽的國語專輯之一。有人定義《藏著並不等於遺忘》是 […]
我聽見的陳珊妮和她的《Juvenile A》
當大家談起《Juvenile A》,每個人聽見或看見的角度不同,但若說起他最令人心動的一面或許不約而同。 陳珊 […]
9m88《平庸之上》:主角之路未完待續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Sep. 2019 「蹲最低的跳最高」9m88 在新專輯裡如此唱道,而當歌迷對歌手的期待越高 […]
聲音碎片《沒有鳥鳴,關上窗吧》:優雅地喚回家鄉
他的草原毀於/二零零零年 吸引我把聲音碎片專輯往下聽的是這一句歌詞。二十一世紀過去快二十年,在新發行的作品中竟 […]
陽光男孩背過身的瞬間—— 廖文強《活著是對命運最好的反抗》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July 2019 第一次知道廖文強,其實是聽了首不太正經的歌〈你聽過英雄聯盟嗎?〉,那時「 […]
余佩真《真真》: 將獨立製作品味帶至眾人耳畔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June 2019 聽完《真真》,我想腦海裡浮現台灣的精製戲劇並不意外。這張專輯裡收錄了許多 […]
詹森淮《風景請別凋零》:將心中的森林慢慢復原
詹森淮的名字裡有森林、河流(氵)和小鳥(隹),大自然是讓她最自在的地方。 音樂路上的開頭,她在朋友的慫恿下參加 […]
《查無此人》:一張合輯收藏時代的眼淚
由五月天瑪莎統籌監製的《查無此人》,分類上一腳踩在合輯的範疇,一腳踩在原聲帶。與這張專輯同名的展覽,是策展人方 […]
短評:王榆鈞與時間樂隊《原始的嚮往》
2015 年女巫祭的壓軸,來山上聽音樂的孩子全都聚集到了主舞台前,四周很暗,看不清彼此的臉。王榆鈞隨時間樂隊悠 […]
短評:蔡依林《Ugly Beauty》
在音樂裡添入更多幽默感的完美天后,總算不再讓人擔心她快逼死自己。
孫盛希的兩段式進化:《希遊記 SHI’s Journey》
原文刊於週刊編集 Dec. 2018 十月底發行的《希遊記 SHI’s Journey》,對孫盛希 […]
短評:謝銘祐《舊年》
家住台南府城的謝銘祐,曾獲得第 24 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最佳台語男歌手」與第四屆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 […]
李雨《鯉語》EP:早熟的憂傷少女之歌
不過是二十出頭歲的女孩子,淡泊的態度和早熟的人生觀,卻已在李雨的創作中展露無遺。
2016 年度總結,唱作女子選 (下)
繼上回帶來聽完令人身心舒暢的專輯,這次來回顧能沈澱下心情的作品。
2016 年度總結,唱作女子選 (上)
2016 年發行新專輯的女創作人不少,自己又特別愛聽,一共挑選出九張作品與大家分享。
來自《萬松嶺》的溫暖唱作青年
許鈞的能量和態度不是打起精神呼口號,歌聲中,你聽得見他走過歌裡的那些坎坷歲月的腳步。
短評:魏如萱《末路狂花》
更自由地把玩聲響,營造獨特風格。若每首歌都是一個世界,魏如萱的歌聲在《末路狂花》中讓每個世界鮮明立體。
Lisa Djaati《重聲》:90 年代末個性女聲新作
相隔十年,Lisa 終於推出音樂作品,試圖從迷失與自我質疑的混沌中重生。
竇靖童《Stone Café》:光環之下的可期之秀
竇靖童,王菲和竇唯的女兒。藉 Stone Café 的發行,我們有機會見證「最強基因」的實力。
謝震廷《查理》:青年對少年的回望
謝震廷替每個有歌唱夢的人,將心裡泛著微小的光和熱,燃成舞台上整片耀眼的光。
MATZKA《東南美Vuvu Reggae》:為離鄉青年打一劑強心針
東南美即「台東美」,Vuvu 是排灣族語裡對祖父母的稱呼。Matzka 將故鄉回憶放進雷鬼音樂裡。
短評:Sandbox 沙盒樂團《The Vagabond》
成員技術底子深厚,編曲上樂器疊加與抽離安排細緻、起承轉合分明,猶如大電影場面氣勢滂礡。
蘇運瑩《冥明》:「不求馴麗/只為灑脫」的深度人生喜劇
她的歌聲,在城市人的耳邊吹起一陣來自草原上溫熱的風。
曹方《流浪癖》:三十歲女生的溫柔
無論身在何方、生活過得怎樣能怡然自得。流浪癖是溫柔看待世界的眼光。
蘇打綠《冬 未了》:韋瓦第終章,一切回歸音樂
當音樂必須討好或受市場左右,各方耳朵又不斷期望一切回歸創作本質,蘇打綠直接以新作表態。
張棟樑《長假》:情歌偶像的駐足省思
整整三年,張棟樑停下工作四處旅行。新作形象從情歌王子轉型質感暖男,重新定位的編曲風格令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