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A-Lin 推出了全新專輯,不再以愛情為名。 她想探索,除了情歌,她還能為聽眾帶來什麼?
作者: 厚安
專訪小提琴家蘇子茵:古典講求完美,創作我更相信直覺
四處旅行、吸收了不同城市的聲音印象後,蘇子茵藉小提琴向人群說故事,在耳朵裡開啟一趟聽覺旅程。
專訪深耕台灣的吉他手大竹研: 客家音樂讓我想起爵士女伶 Sarah Vaughan
從東京來台十餘年的吉他手大竹研,和我們分享了與生祥樂隊的合作經驗,以及對台灣民謠的觀察。
短評:謝銘祐《舊年》
家住台南府城的謝銘祐,曾獲得第 24 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最佳台語男歌手」與第四屆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 […]
專訪作者 Joe Henley:第一本書寫台灣龐克的英文小說
大學時來台,一住就是 12 年。一路深耕本地音樂場景,他比台灣人更了解台灣龐克樂。
專訪 Trash 樂團:赴日錄製新作《11:11》,帶回日本職人精神
這回 Trash 延續了上張專輯的氣味,再加入 80 年代感、電氣元素調和。
專訪 Pentaport 仁川搖滾音樂節策展人 Tommy Yoon:音樂節最終將回歸「慶祝」的本質
Pentaport 已有十餘年的舉辦經驗,要能永續經營,不止是追求完售這麼簡單。
專訪 Feedback Asia 總監 Priya Dewan:Spotify 和 Apple Music 是亞洲市場成長的關鍵
受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之邀,Priya 與我們分享海外藝人巡演經驗,以及她眼中的亞洲、台灣市場樣貌。
專訪瀰漫咖哩香的「月見ル君想フ」主理人寺尾 Budha:台灣的音樂很 Mellow!
「台北月見ル君想フ」是結合餐廳與 Live House 的複合式空間,主打台日兩地溫柔派的音樂。我們和主理人寺尾聊了台日音樂的場景及品牌經營經驗。
專訪孔雀眼:煮菜、耍浪漫,我們是直男團
舞台上,孔雀眼帥勁十足的表演者,表情永遠不笑,更甚者戴上墨鏡將自我藏得更深。那把場景移至舞台下、相機以外的地方呢?
專訪 Faye 飛:限制與自由,同在小太空
過去,她是舞台上的女主唱、女明星,當走下由別人打造的舞台,換由自己搭台,她終於有機會拿出真實的歌聲與心情。
09.02 李雨@女巫店 Live 專場
或許因為她的音樂有著古時質樸專一的情感,因此在流光四濺的年代,才顯得特別動人。
專訪 J.Sheon:聽感至上,就是要直搗你靈魂深處
什麼都要帥、什麼都要引人注意是 J.Sheon 的風格。那句歌曲間不斷出現的 Deep Into Your Soul,正是他試圖宣傳自己、洗腦聽眾的強烈意念。
解謎 Frandé 新作《為什麼像個愛情故事,明明我看的是偵探小說。》
從開啟專輯到裡頭的影像、視覺和歌詞設計,處處充滿窺探、解謎的氛圍。當線索拼湊齊全,解開的謎底會是什麼呢?
專訪鄭宜農:地球崩塌,哪裡會有永恆的光?
面對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外在環境的衝擊,鄭宜農還不曾停止追尋,一個能照進永恆之光的地方。
專訪小宇:享受吧!未來的每個當下
言談間,小宇給人不疾不徐又溫和的感覺。這是心境沈澱且成熟的人才會散發出的氣質。在成為這樣的小宇前,他的心路歷程都寫在《同在》這本日記。
專訪 Crispy 脆樂團:走過了童年盡頭,然後呢?
新作概念由上張繪本專輯《後來,我們》延伸,故事裡的男孩和女孩 分別裝扮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一路成長。當走到童年盡頭,縱身一躍,下面會是怎樣的世界?
李雨《鯉語》EP:早熟的憂傷少女之歌
不過是二十出頭歲的女孩子,淡泊的態度和早熟的人生觀,卻已在李雨的創作中展露無遺。
2016 年度回顧,台灣音樂圈動態時報
一年很快又要接近尾聲。雖然人們每年都會在這種時候感嘆「今年真的發生好多大事」,但對於音樂愛好者而言,2016絕對別具意義,格外令人難忘⋯⋯。
2016 年度總結,唱作女子選 (下)
繼上回帶來聽完令人身心舒暢的專輯,這次來回顧能沈澱下心情的作品。
2016 年度總結,唱作女子選 (上)
2016 年發行新專輯的女創作人不少,自己又特別愛聽,一共挑選出九張作品與大家分享。
來自《萬松嶺》的溫暖唱作青年
許鈞的能量和態度不是打起精神呼口號,歌聲中,你聽得見他走過歌裡的那些坎坷歲月的腳步。
專訪南拳媽媽:承襲「南拳」招牌不容易
睽違六年,南拳媽媽改組後發行新作。新團曲風僅保留少許過去的特色,因此比起改組,現在的他們更像一個全新的樂團。
專訪關詩敏:本來只知道把歌唱好
睽違四年的《綻放 2.0》是關詩敏的蛻變新作。現在的她已從「除了好好唱歌,什麼事情都不會想」的狀態,漸漸變成更有想法的歌手,甚至開始創作。
專訪國蛋:饒舌歌手不能說謊
國蛋的第三張 mixtape 風格相當 Chill。此前他去了趟紐約,朝聖嘻哈場景。訪談間他除了和我們分享對紐約的文化觀察,也強調饒舌樂的精神:絕不拐彎抹角。
專訪 Clockenflap 創辦人 Justin Sweeting:音樂節裡的魔幻時刻
香港音樂藝術節 Clockenflap 如平民美食「雜碎麵」,將各式各樣的食材共煮一爐,形成別具一格的美味。本次專訪邀請到策展人之一 Justin Sweeting 分享他的經驗以及對音樂節的想像。
認識 PiA 的一百種方式
PiA 喜歡看日劇。本文以戲劇的方式將文章分成五話 + 番外篇,向大家介紹身為唱作歌手的她不同的面向。
台大音樂節 x 台灣搖滾映像誌 :專訪 FLUX
「要做出一系列讓人跳舞的音樂,我們的音樂就是你的舞池!」Flux 延續最初精神,帶來全新專輯《多元觀點》。無論是專輯製作或團員觀點的轉變,從 2014 年至今,久未發表新作的 Flux,在這段期間內累積了許多經驗和想法與大家分享。
短評:魏如萱《末路狂花》
更自由地把玩聲響,營造獨特風格。若每首歌都是一個世界,魏如萱的歌聲在《末路狂花》中讓每個世界鮮明立體。
專訪盧廣仲:誠實面對自己,散發溫和能量
誠實面對演出、誠實面對創作,最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身為公眾人物,以前的盧廣仲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模範生。但他漸漸發覺,其實以平凡人的心情過生活,才是最「天然」的,比起成為楷模,「分享」才是他認為自己必須盡的責任。
專訪舒米恩:記得從愛出發,記得不要放棄
無論希望透過自身的努力改變什麼,或能不能真的改變什麼,年輕人啊,不要放棄!Suming 透過音樂,直接向我們傳達了這樣的感動。
專訪以莉.高露:誠心誠意創作,自然而然收成
假如有天又回到都市生活,你還有辦法繼續創作嗎?「我應該都會去 shopping 了吧,誰要寫歌!」原來是因為環境才讓以莉高露以成為一位「田園歌手」。
電影|《宅男的戀愛字典》:沒有感情的字典,其實也是人生
戀愛在本片並不太是重點,重點是「一本字典的誕生」。電影中要傳達的是,一向被視為工具書的字典,背後難以察覺的人情味。
電影|《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貓貓的超萌力 x 小林武史的配樂力
這是一部看完你會愛上貓和更愛媽媽的電影。而那些生命中原以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其實都是今天能好好活著的原因。
專訪鄭宜農 x 謝震廷:我們唱著彼此的歌
那晚外頭大雨,車窗外望出去是一片散景。我們一行人抵達時,已見鄭宜農與謝震廷坐在昏黃咖啡廳靠裡側的位置,從他們的表情看來,像是正在聊些認真嚴肅的話題,大概與音樂脫不了關係。
07.09 Yoyo 岑寧兒 – … in between@Legacy
與一群人分享 Yoyo 的歌聲是奇妙的經驗,原以為獨享的心事與生活片刻,隨燈光下的她一起攤在眾人面前。
Lisa Djaati《重聲》:90 年代末個性女聲新作
相隔十年,Lisa 終於推出音樂作品,試圖從迷失與自我質疑的混沌中重生。
Playlist|給:《年輕人們》裡的時枝修
現實中真正的絕望,仍與我們隔著些距離,使得《年輕人們》這樣的寫實小說變得有些超現實,但環顧四周再想想自己的處境,一切還同想像中遙遠嗎?
06.11 老貓偵探社 – 南國!南國! @小地方
開場樂團由木良真真擔任,私以為是一場女鬼聶小倩與偵探衛斯理的趣味對決。
05.21 Doodle – Endless Dreamless Tour @ 小地方
05.21 在小地方演出的,是 Doodle《Endless Dreamless》發片巡迴最終場,除了這次巡迴的固定班底樂團 Kill My 27 外,還找來 U. TA 屋塔樂團共演,似乎決心做一場不留活路與退路的暗黑瞪鞋現場。
竇靖童《Stone Café》:光環之下的可期之秀
竇靖童,王菲和竇唯的女兒。藉 Stone Café 的發行,我們有機會見證「最強基因」的實力。
專訪 LAZY HABITS 慵懶成性——It’s hiphop, but not as you know it.
Lazy Habits 的音樂與眾不同,除聲響風格突破嘻哈音樂既定印象外,現場樂器演奏所散發出的生命力,也與台下的觀眾深刻共鳴。
IMC Live x 圖騰樂團——找回五十年前只屬於台灣的節奏
一個樂團出道超過十年,一共只發過兩張片。每年固定一場的現場演出,雖然總是唱著同樣的歌,卻還是吸引滿滿樂迷捧場。我想,這該歸功於台北實在太潮濕,至少一年要吸飽一次乾燥的風和熱烈的陽光。
謝震廷《查理》:青年對少年的回望
謝震廷替每個有歌唱夢的人,將心裡泛著微小的光和熱,燃成舞台上整片耀眼的光。
專輯故事:Marvin Gaye《What’s Going On》
Marvin Gaye 生活在受越戰影響的美國,無論社會或經濟均陷入黑暗又委靡的時期,戰爭帶來層出不窮的問題,讓他突然決定岔出一條路,跳脫以往情歌王子的路線,做一張貼近社會的專輯,試圖發揮音樂改變世界的影響力。
2016 Jan.-Feb. 西洋專輯推薦
List:Blood Bank / The Beyond . Where the Giants Roam / Ugly Cherries / Bottle / Jinji Kikko
Bon Iver – Live in Taiwan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是為了找尋過去的某段記憶,或幫某段記憶找到類似紀念日(即使依然虛無縹緲)的東西做為寄託,所以走出家門、離開耳機去聽現場音樂⋯⋯
京都 Urbanguild 小記——今晚是嬉皮!(01.29)
來到先斗町路邊不起眼的公寓大樓,上一小階梯,進入由昏暗日光燈勉強照明,等待電梯的空間,老舊的電梯地面因下雨的關係,附上一層被無數髒鞋踏過的積水,與京都整體予人的感覺很不一樣,不是典型的日本生活風景。如同平行時空般的電梯把我們載往像是怪奇馬戲團的售票窗口前,只容得下一人的 Box Office,售票人員還得低下頭才能向你收費,神秘感讓你開始好奇與期待接下來的表演。
MATZKA《東南美Vuvu Reggae》:為離鄉青年打一劑強心針
東南美即「台東美」,Vuvu 是排灣族語裡對祖父母的稱呼。Matzka 將故鄉回憶放進雷鬼音樂裡。
愛人城市——斑馬線@Forro Cafe
成立於半年前的斑馬線樂團,由主唱 Leon、吉他手嘉慶、鍵盤子晴及鼓手彥廷所組成。樂團的曲風定位於城市民謠,編曲單純不繁複但氣場格局寬廣,並帶有近幾年聽到的大陸民謠調性深沈的特質,配上主唱 Leon 清亮溫柔的嗓音,特色十分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