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LAZY HABITS 慵懶成性——It’s hiphop, but not as you know it.

1d2a85151

今年在大港因緣際會認識了遠自英國來的嘻哈樂團 Lazy Habits,他們與台灣的緣分始於主唱 James 娶了位台灣老婆。在台北 Legacy 專場開演前,我與 James 約在華山進行短訪,我們在電影院前搭建起的人行道盡頭開始關於音樂的對話,他很有禮貌地問我能不能抽煙,對於訪問過程中的攝影與錄音也非常隨意,親切有禮的形象儼然與台上態度強烈的饒舌歌手不同。

饒舌音樂在台灣音樂圈中能見度低,而語言的隔閡又使 Lazy Habits 的音樂與台灣聽眾更加疏離,但他們的音樂確實與眾不同,加入銅管且強調樂團現場的演出方式,旋律譜寫流暢易記,除了聲響風格突破嘻哈音樂的既定印象外,現場樂器演奏所散發出的生命力,也更能與台下的觀眾共鳴。

Q1:今年大港開唱的壓軸,看到 Lazy Habits 與滅火器的合作,你們是怎麼認識彼此的?

兩年前,我們參與在宜蘭舉辦的,紀念鄭南榕的公益演唱會(按:鄭南榕為 80 年代為台灣言論自由殉道的烈士,紀念他的系列活動包括「我主張」演唱會),與大象體操、猛虎巧克力、滅火器共同演出。滅火器是當年的主辦人,演出結束後,楊大正跟我說他非常喜歡我在演出中談到關於言論自由的種種想法,我們因此開啟了一些話題。去年,我們在 The Wall 演出時演唱島嶼天光,並邀請楊大正上台合唱,他非常訝異我們選了這首歌,並且會唱這首歌。同年十月,我們再次來到台灣,和大正談到很多未來的計畫與合作機會,也正是那時候,他邀請我們到大港開唱表演。

Q2:你喜歡台灣的獨立搖滾音樂嗎?

我知道的搖滾樂團並不多,但我知道一些後搖團,例如大象體操,我非常喜歡他們,特別是 Bass 手(嗨~凱婷),他們的 Bass 手太棒了!還有聲子蟲。我喜歡這裡的人們在音樂上投注的熱情,無論是獨立搖滾、嘻哈或金屬,人們透過音樂有力地表達各種想法。

Q3:如果有機會,想和台灣的哪個樂團合作?

期待未來和滅火器有完整的合作(這次在大港只有銅管的部分參與滅火器的演出),也非常想和大象體操合作(James 真的非常愛他們),還有棋盤上的空格,他們的實驗性很強,我喜歡和有實驗精神的樂團、音樂人合作,喜歡嘗試新的可能。

Q4:請用一句話形容 Lazy Habits 的音樂。

你知道 Star Trek(星際爭霸戰)嗎 ?主角是 James 船長,在他旁邊的外星人叫做 Spock,當他們探索到新的星球,看到從沒見過的東西,James 就會問 Spock:「這是什麼?(What is this?)」Spock 總會回答:「這是生命,但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樣。(It’s life James, but not as we know it.)」對我來說,我們的音樂是嘻哈音樂,但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樣(It’s hiphop, but not as you know it.),所以當你來看我們演出的時候,請把關於 Hip-Hop 的印象全部忘掉。

▼ Lazy Habits – Fades

Q5:你覺得嘻哈音樂和其他音樂類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對我來說,如果我想知道一個地方的文化,我通常第一個會去接觸當地的音樂,而不是新聞報紙什麼的,報紙不見得那麼真實。一個地方真正的感受和對生命的熱情通常都灌注在音樂當中,包括國家問題和文化差異也是,我從大支(Dwagie)的音樂中看到這些,而真正的音樂,特別是嘻哈,就是社會的反映。

Q6:嘻哈音樂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我在學生時代玩的是搖滾團,在成為 Rapper 前,其實是一個歌手,那時特別喜歡像是 Blur、Tom Waits 這類與眾不同的音樂。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很喜歡嘻哈,但那對我來說是非常美國的、美式的,我沒有聽過英式風格的嘻哈音樂,我通常在家裡自己寫、唱一些饒舌歌曲,但當時我身邊的年輕音樂人,沒有人玩饒舌,再加上我自己的樂團又是獨立搖滾,因此我不覺得自己可以站上舞台唱饒舌。有天我聽到 Roots Manuva,他是英國的饒舌歌手,他的歌裡唱的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內容,例如晚餐吃什麼、喝了什麼啤酒或去了哪裡,這些事件、地方就是我在英國的生活,我很驚訝地發現原來有人在做像是我會在家裡唱的歌。嘻哈文化通常都是地下文化,平常沒什麼機會碰到,所以當一聽到 Roots Manuva,我忽然覺得自己也可以像他這樣,以很英國的方式饒舌,我於是轉換風格,進入嘻哈的世界。

Q7. 你前面強調了美國和英國的饒舌存在差異性,你覺得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文化。以商業為導向的饒舌音樂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無論以你是 Bustard Rhymes 或 MC Hotdog,商業饒舌的確非常好聽,它們是 Feel Good Music,我們需要也喜歡 Feel Good Music,但相對而言,它對文化的闡述卻很少,文化的東西必須向地下挖掘。而除了文化差異外,美式和英式饒舌在「聲音」上也有很大的區別,例如口音(英國腔、美式發音)。

Q8. 你對於組成 Lazy Habits 最初的構想是什麼?現在大部份的饒舌音樂多以電子樂的方式呈現,但你卻選擇用真實的樂器,特別是融入銅管樂器來呈現嘻哈音樂。

我不喜歡大多嘻哈音樂呈現的方式,饒舌歌手和製作人合作,製作人為他們創作音樂,而表演時通常配一個 DJ 和 MC,這樣固定的形式。我是玩樂團出身的,但我同時又希望我的音樂聽起來像 DJ、像派對,歌曲間沒有斷點,希望能以樂團的形式做到這樣的氛圍和效果,現場樂團演奏比 DJ 從電腦播出的音樂音場更大、更有力。我之所以會選擇融入銅管樂器,是因為我祖父以前是伸縮號手,他是我長大過程遇到的所有人當中,唯一擁有音樂房間(music room)的人,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常進去那個房間玩,裡面有鋼琴、電鋼琴、伸縮號,我那時雖然不會演奏任何樂器,卻花大半時間泡在那裡,盡可能發出各種聲音,而我正是在那個時候愛上銅管樂器的,並希望將成長經驗中所熟悉的樂器帶進樂團裡。

Q9. 請簡單介紹三首 Lazy Habits 中你最喜歡的歌曲。

我們有一首歌叫做〈Starting Fires〉,這首歌是關於「起義」(uprising),無論你被什麼事情、什麼人壓迫,他們可以壓制你,使你停止自己的行為,但他們無法阻止你一次又一次地再站起來。我們釋出這首歌的時候,正值倫敦暴動時期,當時電台禁播了這首歌,認為這是一首抗議歌曲,這的確是一首抗議歌曲,但我們當時寫這首歌並非針對政府、針對特定的人,而是針對所有壓迫人民的力量,對我來說〈Starting Fires〉談的是人民為自己想做的事以及信仰站起來。(當晚,James 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與台下的歌迷互動,指揮大家蹲下再用力跳起來,感受 uprise 的精神)。另一首歌〈The Breach〉收錄在新專輯中,是關於對所有事情盡力而為,無論你的職責是什麼,當每一個人都將自己的工作責任做到最好、帶著驕傲完成工作,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會朝更好的方向去。我們最新釋出的音樂〈Left 2〉,在英國有所謂的「成名文化(The Culture of Celebrity)」,很多人想要成為的並非音樂人、演員,而僅僅是想「成名」,許多人在推特上追蹤名人、對名人期望太高,忘記名人也只是凡人,沒有人是完美的。當你將所有的信仰寄託在一個人身上,巨星也有走下坡的時候,應該要做自己、有自己的思想而非只會追隨,就像 The Breach 所說,在自己的工作上盡力而為,有天你就會得到相應的收穫、成功,不必刻意追名逐利,並且應該將氣力多放在自己周圍的人身上。

▼ Lazy Habits – The Breach

Q10. 第三首提到的 Left 2,我發現當中融入了以往少有的電子元素,這是你未來歌曲打算的走向嗎?

新專輯融合了更多元素,從第一張、第二張到現在,我的靈感來源改變了,例如〈The Breach〉裡的聲音靈感,來自我在台灣接收到的各種聲音,例如垃圾車的音樂,我覺得很有趣,在英國,如果你聽到會發出聲音的車子,那就是冰淇淋車,所以在台灣,當垃圾車開過來的時候,我會開玩笑地和朋友說:「要不要吃冰淇淋?」,當然還有其他台灣音樂獨特的譜寫方式。這次我的很多音樂靈感來自於電影,對我來說電影配樂的空間很大、很滂礡、情緒強烈,以及有大量的交響樂。創作元素的改變很自然地發生,我喜歡各種樂器,新的音樂裡有些融入了電子樂有些沒有,我希望在自己的音樂中融入各種樂器,特別是很少用在嘻哈音樂的樂器和聲音。

▼ Lazy Habits – Left 2 (Ruins)

Q11. Left 2 前幾天釋出了和台灣饒舌歌手熊仔合作的版本,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去年我在台灣參加了一個嘻哈音樂的工作坊,向很多學生介紹關於嘻哈音樂的一切,熊仔是我見過年輕的 MC 中最厲害的,我邀請他來看我的演唱會,我也在 Youtube 上看了他的作品,我們都從對方身上獲得靈感,後來也陸續透過 email 交流彼此的音樂,有時也聊聊音樂想傳達的內容。這次希望透過與他的合作,能跨越語言,讓台灣聽眾更了解我們的音樂內涵、也期望帶來更多互動。

Q12. 你剛提到最近的靈感來源多來自電影配樂,那你最喜歡的台灣電影是哪一部?

我最喜歡的台灣電影是 Orz Boys(囧男孩),我喜歡台灣電影對於「關係」的描寫,無論是男女朋友、朋友或家人間的關係。

訪談至此,其他團員相繼來到樹下抽菸,我們一起閒聊了一些關於電影的話題,結束今天正式的對話。James 邊親切地與大家閒談邊將手中的殘菸抽完,之後,便趕緊回後台準備再過一個半小時就要開始的表演,這是 Lazy Habits 第二次在台灣的專場。由六位團員所組成的 Lazy Habits 分別為主唱 、兩位鼓手、Bass 手和兩位銅管樂手,比起其他饒舌樂團的成員,若排除刻意嘻哈的裝扮(寬鬆衣褲和棒球帽),他們無論台上台下散發出輕鬆愉快的氣質,其實更像一個可愛的爵士樂隊。

昨天,他們剛結束在台灣的最後一場表演,今天白天便搭著往新加坡的班機離開了。從香港到台灣,新加坡是他們在亞洲的最後一站,結束亞洲巡迴後,他們將返回英國繼續巡演。期待不久後,Lazy Habits 將因訪談中提及,計畫與滅火器的完整合作,以及想念墾丁的小杜包子(James 在台灣最愛的食物),再次回到台灣演出。

DSC_1520拷貝

3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