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post date: 2016 May
from 台灣搖滾映像誌
(篇二)不只是搖滾,多元觀點下的新舞池
「要做出一系列讓人跳舞的音樂,我們的音樂就是你的舞池!」Flux 延續最初精神,帶來全新專輯《多元觀點》,這回不但與新製作人合作,曲風也突破過去定位的電聲英搖,嘗試融入饒舌、R&B 等不同元素,直接以多元曲風呼應專輯概念。Flux 想要創作「大家都聽得懂」的音樂,例如過去的〈Robin Hood〉、〈傑森史塔森〉,以及新專輯中的〈宅男的戀愛日常〉,取大眾、流行文化入歌,並透過舞曲歡樂的正能量傳達理念,希望獲得最大共鳴。他們持續以生活不同剖面的經驗與觀點,寫快樂的歌。無論是專輯製作或團員觀點的轉變,從 2014 年至今,久未發表新作的 Flux,在這段期間內累積了許多經驗和想法與大家分享。
關於新專輯
Q:新專輯「多元觀點」的靈感來源?
勤鐘:我們的專輯風格很多元,從電子搖滾到這次跟新的製作人合作 Rap 和 R&B,多元是我們的核心概念。回溯最早寫〈東京大夜逃〉的時候,女巫店面臨被迫歇業,地下社會也倒閉了,當時我覺得玩獨立音樂想找地方,唱自己的歌,為什麼這麼困難?獨立音樂跟主流社會的聲音不太一樣,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聲音。我覺得台灣有一種只強調單一價值的感覺,但每個人都不同,都該被尊重。
Q:與新製作人合作有碰撞出什麼火花?
勤鐘:找「Robokatz」基械貓音樂製作公司,加入 Rap 和 R&B 的元素其實是製作人的建議,他有很多 idea,會針對每首歌的特性編曲,適當加入新的元素。製作公司也有一些歌手,我們有跟他們做 feature,所以會有新的 vocal 聲音出現,像〈宅男的戀愛日常〉的 Rap 與最後一段比較 R&B 的 Melody 是找 J-Ro(蕭百岳)合作,〈東京大夜逃〉則是由戴岑樺跨刀。
Q:如果說「Flux 的音樂就是大家的舞池」你們覺得新的舞池具體的樣貌跟過往有什麼不同?
Ader:現在的元素比較多元後,舞池參與的人會更不一樣。以前比較專注在原本擅長的英式搖滾,隨後來加入合成器及電子元素,現在更廣泛,希望可以吸引到更多不一樣的聽眾,所以舞池的樣貌應該會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人。
觀點轉變:學生時期 v.s. 進入社會
Q:結合這次台大音樂節的主題「趁我們還是學生」,以及新專輯的概念「多元觀點」,你們覺得離開學生身份進入社會之後,觀點是變多元了?還是因為必須面對太多現實,反而限縮自己的想像?
Ader:離開學校後擴張了很多觀點,出社會後就像進到我會稱之為「芸芸眾生」的一個環境。一開始我常在公司生氣,但後來發現大家都有自己的苦衷。當我理解後,就會多了不同的體悟。
勤鐘:一定有變寬廣,因為你出社會後會跟很多人接觸,舉例來說當兵這件事,不管是長官對你的碎念、責罵,或者是你的鄰兵來自完全不同的地方,都會對你產生蠻大的影響。還有工作上遇到的顧客與同事,都來自台灣各地、不同階層,他的想法有一些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會覺得:「噢!這世界上真的什麼人都有。」會發生什麼事,我也不覺得奇怪了。
Q:針對「玩音樂」的想法和觀點,從高中玩學生樂團到真正要開始製作音樂的變化及轉變是什麼?
Ader:主要差別是,學生時期機會成本很低或者幾乎是零,那時候有的是時間。但開始工作、年紀越大、事情越多的時候,做音樂、玩團的機會成本就很高了。而這個過程對我來講,是確定自己喜歡什麼。
有自由的人比沒自由的人更痛苦,因為有自由表示你能選擇,而只要選擇就一定會放棄掉什麼,在取捨中找到一件事,是你可以為它放棄其他選擇。以前的我,真的就是時間超多,想幹嘛就幹嘛,但現在反而會更珍惜可以做喜歡的事的時間。
採訪:Jessie C.、雷以謙
撰文:Jessie C.
訪問側拍:陳君碩
延伸閱讀:
台大音樂節 x 台灣搖滾映像誌 專訪:FLUX(篇一)
台大音樂節 x 台灣搖滾映像誌 專訪:FLUX(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