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樂團出道超過十年,一共只發過兩張片,每年固定一場的現場演出,雖然總是唱著同樣的歌,卻還是吸引滿滿樂迷捧場,我想,這該歸功於(或怪罪)台北實在太潮濕,至少一年要給我們一次乾燥的風和熱烈的陽光。
來自台灣東部的圖騰樂團,今晚因 IMC Live 邀約,特別在一年只有一次的「拖鞋趴」外加演一場,樂團主唱 Suming 去年才以「太陽的孩子」電影主題曲〈不要放棄〉拿下金馬最佳電影原創曲,創作才能備受肯定,今晚演出前特別留給歌迷一個期待,將在演出時表演最新創作曲目,這是繼 2009 年《放羊的孩子》以來,圖騰再次找到創作的理由。
這回他們帶給歌迷的除了永遠「too much」的冷笑話和彼此毫不留情的互相調侃外,還挖掘出台灣五十年前最流行的音樂節奏,姑且先命名為「蹦—噠噠 蹦噠噠—」(一字半拍共四拍,還麻煩讀者自行想像了)。由於年代久遠,來源及脈絡幾乎不可考,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是生長於台灣、只屬於台灣的節奏,與拉丁美洲的雷鬼幾乎出現於同一時期,但這個節奏卻從未被命名,留存的時間也不比雷鬼長,至今已完全消失在台灣的音樂元素中。反觀雷鬼,除能流行至今,在音樂中出現及被使用的範圍版圖更甚以往,擴及全世界。「蹦—噠噠 蹦噠噠—」與雷鬼都是包容性很高的節奏,幾乎什麼語言的音樂都能以此節奏入歌,包括當時的「國語」(即日語)、台語和原住民母語,圖騰希望透過身體力行,將五十年前的節奏與當今流行的音樂風格結合,甚至計畫邀請其他樂團加入創作的行列,嘗試復興此銷聲匿跡幾十年的節奏,讓台灣音樂不再被戲稱 copycat,我們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節奏,並有機會推廣至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對台灣音樂未來發展及能見度的關心太熱切,或者真的太愛這塊土地,Suming 在演出以此節奏改編的〈酒醉的百合花〉時吉他刷得特別賣力,可以聽見銅弦彼此激烈碰撞的聲音,也特別用力地唱出聲,音樂的生命擴及整個樂團、感染全場。曲畢,連主唱 Zamake (查瑪克) 也忍不住說「好感動噢!找其他樂團一起成就這個音樂節奏,讓台灣的音樂出去好不好!」,鼓舞士氣的喊聲一出口,全場便鼓掌尖叫、歡聲雷動。緊接在後的才是今晚的重頭戲,以台灣節奏譜出的新曲《白色油漆》和《山羊》,兩首都是活力十足,很難讓雙腳繼續黏在地面的歌曲,除了台下點頭頓足的樂迷,圖騰也在台上玩得不亦樂乎。
此外,今晚演出的另一個亮點落在 Bass 手 Awei 身上,按照慣例,圖騰的現場總會由團員輪流出來才藝表演,這次 Awei 召喚出在圖騰成團以前,自己在外面玩的搖滾樂團(據說年代久遠,連主打歌的 MV 都找不到了),不過團員早已離開音樂崗位很久,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再加上與圖騰同為體育學院出生,於是成了集體育老師、救生員⋯⋯等職業於舞台的組成(還好沒有帶大家做健身操或什麼有氧運動⋯⋯)。Awei 的團唱得是台語歌,七彩霓虹燈、美女和濃煙霧通通跑進原本營造好的大草原氛圍的場館,衝突地效果逗得台下樂迷非常開心。對今日的表演嘉賓來說,雖然抱在手中的樂器不如以往熟悉,但願意重拾樂器並在台上再次放開身體盡情演出,這幾位搖滾大叔,早已讓台下年輕樂迷敬佩不已。
整場表演中途,Suming 忽然被 cue 要用手中那支十年資歷的直笛吹〈不要放棄〉,結果落漆大破音,圖騰們抓住機會便左一句又一句地急著補槍:「歌名要改成『應該放棄』啦!」「『還有一口氣』好了!」。只能說有圖騰的地方就有歡笑(還有啤酒),視「喝啤酒」為一種「有氧運動」的圖騰(因為會一直打嗝),今晚除將陽光帶進台下每一位樂迷的心中,也將從這個場館出發,讓越來越多人聽見只屬於台灣的音樂節奏。
期待總是散佈快樂的圖騰,能盡快再捎來東部的陽光,以新的音樂作品或專輯,陪我們度過濕冷的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