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女巫店粉專(因為現場禁止攝影,借用一下女巫店的相片)
這一切其實發生得有點突然,昨天中午花了三十分鐘考慮決定參加女巫祭,一參加就決定是完整的三天。
站在目前的時間點,女巫祭之所以如此聲勢浩大、關於祭典的任何消息一釋出,便能迅速在樂迷間傳開,最主要還不是漫天飛的音樂節大多已漸漸失去音樂節該有的本質——認識新團、享受音樂,而逐漸演變為主辦方或贊助商行銷自己、營造形象的手段,另外,為了保證售票狀況,Line-up 無不出現以大秀養小秀的勢態與現實,但事實上音樂並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女巫祭沒有忘記音樂節真正的主角是誰。
在女巫店二十歲的慶祝祭典,張懸以焦安溥的身份爽快赴約並擔任開場演出,今日的歌單全是改編翻唱且清一色為英文歌曲,包括何欣穗 Ciacia〈A Dialogue Between Me and My Ghost〉、Wilco〈The Lonely 1〉和 Rolling Stones〈Wild Horses〉⋯⋯等,全被鍵盤延遲又詭異,像是哀鳴的聲響變成了一首首黑暗又絕望的歌(安溥還透露他下半生的演出應該都是長這個樣子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大陸年輕人前來朝聖,在聽安溥的演出時,我的前後左右站了約有一半的大陸青年(應是學生),整個農場裡也時不時會聽見大陸口音在周圍流竄,深感除台灣的年輕人迷萬青、宋冬野、陳粒等對岸的獨立歌手外,屬於我們的音樂對他們來說的吸引力並沒有比較少,就像安溥說的,文化絕不是靠政府而充實豐富起來的,而是屬於每一個人,看見台灣的音樂能受對岸學生歡迎值得高興,但我還真心希望他們不要因為太興奮而再舉起相機拍照了,當然我們也必須以身作則。
這次安溥也在女巫祭的演出也立下一個創舉,與台下所有樂迷一同完成 John Cage〈4’33″〉。John Cage 是二十世紀的前衛藝術家,他最著名的作品〈4’33″〉為一無任何樂器演奏的音樂,而在四分三十三秒內周遭環境發生的任何聲響,都會被納入作品的一部分,因此每次演出皆不同。張懸從不在乎外在眼光,堅持自己想傳遞的音樂和價值,這次她帶著聽者一同完成了一首經典的實驗音樂,體驗什麼叫做 “Everything we do is music."
Wilco〈The Lonely 1〉
Rolling Stones〈Wild Horses〉
今日收獲之二是 SKIP SKIP BEN BEN。斑斑的音樂真是嚇壞我了,一個小小的、唱歌很空靈的女生,靠一把木吉他和一台 Loop 機創造出多人編制的音樂,觀眾從一開始的十幾人、慢慢吸收不小心經過停下腳步的路人,最後一共聚集了五、六十人觀看她表演。斑斑可以說是像 Youtube 上許多的翻唱達人那樣的單人樂團,但強者 Alex Gooter 使用了數種樂器,斑斑只需一把木吉他,就能把鼓、Bass 的聲音全變出來,她的音樂帶有強烈的隨機性,或許每次彈奏的 Loop 不一樣、每次的編曲感受就不一樣,他自己也說買了她專輯的人不要失望,因為專輯絕對也和現場不一樣。另外,她還翻唱了 60 年代的紅曲〈These Boots Are Made For Walkin’〉,節奏感強烈的歌曲到了斑斑手上馬上有了生命,斑斑的吉他 Bass 音打得很重,刷扣有時也會發出髒髒的像某些老搖滾電吉他的聲響。她的音樂是疊加音樂,節奏的掌握和吉他彈奏技巧讓人不知不覺深陷其中,斑斑的音樂風格基本上就是森林系女孩的歌聲配上車庫搖滾的伴奏。
意猶未盡離開前聽的最後一團是圖騰,他們的音樂完全將我帶回在東部陽光普照的假期以及在吉他社玩團的日子,感動啊。〈藍天〉、〈我在那邊唱〉和〈鞦韆〉等全是充滿夏日氣息的歌曲,原住民的幽默和舞台魅力渲染力太強,讓山上寒冷的天氣,頓時溫暖又晴朗,聽完短短四十分鐘的演唱已全身充滿力量。
今日到此,明日再戰!
最後,聽完一首感人的歌再睡——圖騰樂團 – 我在那邊唱